直落三局。纳达尔9月11日轻取首次闯入大满贯决赛的南非选手安德森,捧起个人第3座美网冠军奖杯,掌声与喝彩响彻了法拉盛网球公园。
从上周开始,拿着铃铛的瑞士人,披着斗篷的西班牙人,和善微笑的亚洲人,从四面八方抵达。那些面带虔诚的人们,集体朝拜一场关于网球的盛典。
只不过,美网不是法拉盛公园的全部,在这块土地上,不仅只有长发甩呀甩的纳达尔,诡笑的德约科维奇以及一脸淡漠的穆雷,法拉盛更是一块金字招牌,闪烁出太多的传奇之光。
首先,我们还是要记住它的全名:法拉盛草地可罗娜公园。作为纽约市内第二大的公园,它的功能可不仅只是举办网球比赛。
从荒地到世博园区
在很久之前——法拉盛公园可没有现在这般光鲜,除了沼泽、小山群,就是未经开发的荒野。直到被选为1939年世博会的举办地,它的命运彻底改变。当时面对着盘旋不去的战争阴云,鼓舞热爱和平之人的团结,该届世博会提出了主题“建设明天的世界”。
Flushing Meadows Corona Park 1939
现在,公园里还矗立着当年世博会的标志建筑——一个直径达36米的巨型不锈钢地球仪,外面环绕着三道不同角度的圆环,分别标记着苏联宇航员加加林、美国宇航员格林和第一颗人造通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。
法拉盛成为美网的主赛场,则是1978年的事。那之前,美网其实都是在皇后区森林山的西区俱乐部里办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美网是唯一经历过草地—红土—硬地三种场地类型沿革的大满贯赛事。很难想象,在1968年-1974年和1975-1977年美网先后采用的竟是草地球场和泥地球场。直到入驻法拉盛后,美网才进入了真正的硬地时代,成为网坛硬地赛事的最高殿堂。
金夫人与阿瑟·阿什的传奇
网球四大满贯都充满历史感,若要辨别一项赛事历史中最伟大的姓氏,可以从它的中心球场的命名得知。例如法拉盛公园中的阿瑟·阿什球场。
作为史上第一个获得美网和温网冠军的黑人男子选手,阿什同时在学校课业与网球事业上精进。他大学就读于著名的西点军校,从学校的网球社团开始踏上职业历程。1993年,他被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授予总统自由勋章。
当然,在法拉盛公园,也不仅只有一座阿瑟·阿什球场。各国选手来到这里时,他们抬头也能看到“比利金”的名字悬挂在球馆之上。
比利金是网球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球员。她在美网共拿下13次冠军头衔,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可以每年挣到十万美金的女运动员。早在1973年,金夫人在一场名为“性别大战”的比赛中击败了男子网球明星里格斯。这场比赛被认为是女性解放运动中重要的一笔。
以法拉盛的方式告别
法拉盛是美国网球的圣地,这里记载了许多年轻才俊的崛起,同样也见证过很多伟大选手的退隐——也不知是否巧合,美国网球每一个时代的标杆性人物,都在法拉盛选择在这里完成自己的退役仪式。
2003年美网开赛的第一天,法拉盛迎来了一袭西装的桑普拉斯,他抱着长子查尔斯出现在阿瑟·阿什。23000名观众一起见证这位传奇人物的退役。
时隔三年,主角换成了阿加西。美网第三轮,谁都不会想到,世界排名112位的贝克尔能击败美国巨星。紧接着退役仪式仓促举行,格拉芙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看台上,说告别的时候,泪水在36岁的老将的眼眶中翻滚,而全场观众用长达四分钟的热烈掌声为这位美国英雄送别。
在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先后离开之后,罗迪克成为美网男子网球的头号人物。但也仅仅六年之后,他同样选择在法拉盛告别。这里成就过他职业生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满贯登顶的荣誉,跟桑普拉斯和阿加西一样,罗迪克也把最后的演出留在了最好的舞台上。
这就是法拉盛,以温情的守候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网球人的浮沉荣枯。待喧嚣沉寂之时,我们不说再见。
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5450号